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正文

古代爱国事迹作文3篇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3-02-05 18: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1  面对高山,你不得不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不得不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不得不赞美它的高大青翠;俯瞰小草,你不得不称赞它的坚韧不拔因为,在它们身上,孕育着中华民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爱国事迹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古代爱国事迹作文3篇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1

  面对高山,你不得不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不得不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不得不赞美它的高大青翠;俯瞰小草,你不得不称赞它的坚韧不拔因为,在它们身上,孕育着中华民族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它们身上,隐藏着中华民族数百年顽强的意志!

  爱国,如此简单的两个字,但你能看出它隐藏着多么深刻的意义吗?

  爱国是什么?其实它只是身边的一些小事。列如:洗完菜之后的水,你通常拿它来做什么?我想你是直接把它倒掉,如此浪费了一盆水。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已经严重缺水了,如果没每人节约一滴水,那全国就能节约13亿斤水,这样节约几年,那我国就能摆脱缺水国这个称号了。

  还有些同学竟然做出侮辱祖国的事情。

  一些同学几乎不把红领巾当回事,似乎它只是给你擦汗用的红毛巾。虽然不是真的用鲜血染成的,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之所以能在学校里幸福的读书,快乐的玩耍,不都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用生命换回的吗?既然那些先烈们给我们创造了优越学习条件,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来报效祖国。

  爱国,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爱国。也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只有爱国,国家才可以重用你,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

  再简单不过的两个字:爱国。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阅读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1)

——*人物的爱国事迹材料3篇

*人物的爱国事迹材料1

  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历史学家叫司马迁。他祖上几辈都是国家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司马迁年轻时立志继承家业,写出一部完整的史书。他离开长安,到各地远游,考察历史古迹,搜集到了许多珍重的史料,了解了英雄豪杰和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这使他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决心把那些丰功伟绩记录下来,传给后代的人们。之后他父亲去世了,他之后做了史官,想到自己的志向,就开始写作。

  没想到这时候,一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进去。司马迁为国家着想,说了几句真心话,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死刑。要免死只能出钱赎身或理解腐刑。司马迁家里没钱。他万不得已,理解了腐刑,以求活下去。腐刑是最残忍的刑罚,受刑人被割掉生殖器,失去男性特征,成了宦官一类的人。这对司马迁是多大的打击呀!有的人认为他不该怕死贪生,甘受污辱;朋友们也疏远了他。司马迁不去辩解,只是夜以继日地写作。多少年后,他最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记》。这时候,他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死了有如九牛亡一毛,有什么可怕的?我是为了写这部史书而求生的呀!我不愿意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我手里中断,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埋没。此刻书写成了,就是让我死千次万次,我也不怕了!”

  司马迁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得到传扬,甘受屈辱。他的爱国情感多么深厚啊!

*人物的爱国事迹材料2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人物的爱国事迹材料3

  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越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讶:“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2)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 (菁选3篇)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1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登基,成为宋恭帝。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

  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得从海上出走,另寻机会组织反攻复国。谢太后无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中。一见伯颜,双方就唇枪舌剑交锋地论起来。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我们南方的广大军民一定要同你们抗争到底。”

  伯颜威胁说:“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实实投降,只怕今日饶不得你。”

  文天祥毫不退缩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为国,哪怕刀山火海!”伯颜非常恼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不久,谢太后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绕过文天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仰天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称臣已成事实。

  但是伯颜并没有善待谢太后和赵显,反而将他们当俘虏押往元大都,并将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经镇江时,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备,同他的随从杜浒等十二人连夜逃脱。他们先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后过扬州,本想联络各地宋兵,抗元复国。但因为当地宋将轻信元朝的挑拨,怀疑他是元兵的奸细,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奔走。最后到温州时,文天祥听说张世杰在福州拥立了新皇帝端宗赵昰,就又赶到福州。后来他作为朝廷的大臣,积极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

  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昺,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来到。宋兵作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

  元兵将文天祥押去见张弘范。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于是他就把文天祥软禁在军营中。当时张世杰正领兵在山抗击,张弘范知道张世杰最钦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无力救父母,难道可以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厚着脸皮,反复地威胁利诱,文天祥便将船过零丁洋时所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诗中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过诗后,苦笑一声,只好下令强攻山。

  山被攻破后,元军中摆酒庆贺,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室已经灭亡,你文丞相已经尽忠尽孝。如果你能像对宋朝那样忠心对待元室,你还会当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国家我无力救亡,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还有罪,何况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张弘范只好派人将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绝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

  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也成为了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2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而且总是喜欢在功课之外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让小文天祥受益匪浅。

  一天,父亲和他在书房读书,一陈凉风吹来,窗外的竹叶发出一陈细微的声响。父亲喜欢竹子,所以家里种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几百棵翠竹,不禁问道:“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竹子?”

  父亲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硬朗有节的绿竹对他说:“你想想看,竹子还在没出土的竹笋时就已经有节了,就像人从小就要有节操;而竹子长到了凌云的高度竹竿里还是空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后依然很虚心一样;竹叶也不像别的树叶天气寒冷就会凋落,现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将它折断,但却不能让它一直弯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样宁折不变。所以说,竹子本身的构造很有寓意,象征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文天祥听得入了神,也从心底萌发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还将“像竹子一样做人”的话写成条幅,并当成座右铭贴在床头,挂在书桌前,以警示自己。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暗下决心:“将来,我不但要为国家做事,成就一番事业,还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挠。”从此后读书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样,做很优秀而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天祥长大后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元朝军队入侵宋朝时,他自己招募军队,反抗“侵略”。在不幸被俘后,面对*厚禄的引诱不为所动,最后被杀,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壮节高义,也鼓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3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登基,成为宋恭帝。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

  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得从海上出走,另寻机会组织反攻复国。谢太后无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中。一见伯颜,双方就唇枪舌剑交锋地论起来。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我们南方的广大军民一定要同你们抗争到底。”

  伯颜威胁说:“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实实投降,只怕今日饶不得你。”

  文天祥毫不退缩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为国,哪怕刀山火海!”伯颜非常恼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不久,谢太后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绕过文天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仰天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称臣已成事实。

  但是伯颜并没有善待谢太后和赵显,反而将他们当俘虏押往元大都,并将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经镇江时,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备,同他的随从杜浒等十二人连夜逃脱。他们先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后过扬州,本想联络各地宋兵,抗元复国。但因为当地宋将轻信元朝的挑拨,怀疑他是元兵的奸细,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奔走。最后到温州时,文天祥听说张世杰在福州拥立了新皇帝端宗赵昰,就又赶到福州。后来他作为朝廷的大臣,积极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

  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昺,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来到。宋兵作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

  元兵将文天祥押去见张弘范。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于是他就把文天祥软禁在军营中。当时张世杰正领兵在山抗击,张弘范知道张世杰最钦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无力救父母,难道可以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厚着脸皮,反复地威胁利诱,文天祥便将船过零丁洋时所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诗中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过诗后,苦笑一声,只好下令强攻山。

  山被攻破后,元军中摆酒庆贺,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室已经灭亡,你文丞相已经尽忠尽孝。如果你能像对宋朝那样忠心对待元室,你还会当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国家我无力救亡,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还有罪,何况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张弘范只好派人将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绝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

  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也成为了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3)

——爱国事迹材料 (菁选3篇)

爱国事迹材料1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离开长安没有多久,汉元帝死去,他的儿子刘骜(音ào)即位,就是汉成帝。

爱国事迹材料2

  他,历经坎坷,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曾获得“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他,便是我国导弹的奠基人——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丰富的待遇,但是,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为建设新*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美国移民局的百般阻挠,因为他们看中了钱学森的能力,不愿意看到他为*所用。为了留住他,美国甚至派间谍将他逮捕,关在牢房里。钱学森受尽折磨,然而,他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就这样,他与美国移民局坚持斗争了5年,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归国的轮船,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开始忘我的工作。每个项目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1960年11月,他带领着其他科研人员尝试导弹发射,结果屡试屡败,不少工作人员都灰心丧气,失望至极,而他却诙谐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在他与同事们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后,我国第一枚导弹试发成功。钱学森接着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第一枚核导弹。在钱学森的眼里,发射的不仅仅是导弹,而是*的尊严。钱学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进,开拓创新不断直前的精神。

  新*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国防现代化基础薄弱。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为了证明*人不比外国人差,为了洗刷*的称号,钱学森呕心沥血。这种情怀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不禁想起*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道我们读书人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气魄和理想吗?如果问我看完影片后收获到了什么,那我一定无可置疑地回答:“志向,进取,钻研,拼搏,奉献,为了祖国!”

  最后,我用钱学森的一句名言来劝导同学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爱国事迹材料3

  霍去病是*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4)

——古代人物爱国的故事3篇

古代人物爱国的故事1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古代人物爱国的故事2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5)

——古代名人爱国故事3篇

古代名人爱国故事1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熊廷弼出关,影响了他的地位,千方百计阻挠熊廷贞的指挥。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带头逃进关内。熊廷弼无法抵御,只好保护一些百姓退到山海关内。

  广宁失守,明王朝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打进大牢。魏忠贤趁机向熊廷弼敲榨勒索,要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才免他死罪。熊廷弼是个正派人,哪来这些钱,当然拒绝。阉党就诬陷熊廷弼贪污军饷,把他处死。

  明王朝杀了熊廷弼,派谁去抵抗后金军呢?掌管军事的兵部衙门正在着急。恰恰在这个时候,主事(官名)袁崇焕忽然失踪。衙门里的人找到他家里,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过了几天,袁崇焕才回来,原来他看到国事危急,单独一个人骑着马到山海关外视察去了。

  袁崇焕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回来向兵部尚书孙承宗报告,并且说:“只要给我人马军饷,我能负责守住辽东。”

  一些朝廷大臣正被后金的攻势吓破了胆,听袁崇焕自告奋勇,也都赞成让袁崇焕去试一试。明熹宗批准给他二十万饷银,要他负责督率关外的明军。

  关外经过几年战争,一片荒凉,遍地都是死亡兵士的尸骨,加上冰天雪地,野兽横行,环境十分艰苦。袁崇焕出关后,带着几个随从兵士,连夜在荒野上骑马奔驰,天没亮就到了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前屯。他在那里收容难民,修筑工事。那里的将士对袁崇焕的勇气和毅力,没有一个不钦佩的。

  袁崇焕在关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决心派兵进驻宁远,在那里修筑防守工事,他把他的主张报告朝廷后,立刻得到孙承宗的支持。

  袁崇焕在宁远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了几支人马分驻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方,声援宁远。

  袁崇焕号令严明,受到军民的爱戴。关外各地的商人听说宁远防守巩固,从四面八方拥到宁远来。辽东的危急局面很快扭转过来。

  正当孙承宗、袁崇焕守卫辽东有了进展的时候,却遭到魏忠贤的猜忌。魏忠贤唆使阉党说了孙承宗不少坏话,孙承宗被迫离职。

  魏忠贤排挤了孙承宗,派了他们的同党高第指挥辽东军事。高第是个庸碌无能的家伙,他一到山海关,就召集将领开会,说后金军太厉害,关外没法防守,要各路明军全部撤进山海关内。

  袁崇焕坚决反对撤兵,他说:“我们好容易在关外站稳脚跟,哪能轻易放弃!”

  高第硬要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守是防守宁远,要死也死在那里,决不后撤。”

  高第说不服袁崇焕,只好答应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却下命令要关外其他地区的明军,限期撤退到关内。这道命令下得十分突然,各地守军毫无准备,匆匆忙忙地退兵,把储存在关外的十几万担军粮丢得精光。

  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撤退的狼狈相,认为明朝容易对付,公元1626年,他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

  那时候,守在宁远周围几个据点的明军都已经撤走,宁远城只剩下一万多兵士,处境十分孤立。但是袁崇焕并不气馁。他咬破指头,写了一份誓死抗金的*,给将士们看,并且说了一番激励大家的话。将士们听了,都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一定跟着袁将军一起死守宁远。

  接着,袁崇焕就命令城外百姓全部带了粮食、用具撤进城里,把城外的民房烧掉,叫后金军队来了没有粮食和掩体。他向城里的官员分派了任务,有的管军粮供应,有的清查内奸。他还发信给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如果发现宁远逃回关内的官兵,要他们就地处斩。这几道命令一下,宁远的人心都安定下来,大家除了一心一意守城杀敌之外,没有别的念头。

  过了二十来天,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气势汹汹地到了宁远城下。大批后金兵士头顶盾牌,冒着明军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是后金兵倒下一批,又来一批。在这紧急的关头,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就准备好的大炮,向后金军发射。炮声响处,只见一团火焰,后金兵士被轰得血肉横飞,留下的也被迫后撤。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了望台,沉着地监视后金军的行动。直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他才命令炮手瞄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发炮。这一炮使后金军受到更大伤亡。正在后面督战的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不得不下令撤退。

  袁崇焕听到敌人退兵,就乘胜杀出城去,一直追赶了三十里,才得胜回城。

  努尔哈赤受了重伤,回到沈阳,跟他的部下说:“我从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小小的宁远城攻不下来。”他又气又伤心,加上伤势越来越重,拖了几天,就咽了气。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接替他做了后金大汗。

古代名人爱国故事2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爱国活动

  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插菖蒲,艾草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麽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古代名人爱国故事3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 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 败无能的清*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 书,在血 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 ,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 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贫弱,*看不起*,在悬挂的万*中,故意不挂**。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 课和绝食以示*。

  学校当局在*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6)

——古代爱国的古诗句3篇

古代爱国的古诗句1

  1、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2、若顺*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3、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5、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6、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10、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4、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15、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16、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17、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9、*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23、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5、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26、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27、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28、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9、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0、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3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2、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3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4、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5、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6、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调·其三》

  37、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38、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3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0、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41、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3、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44、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5、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4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7、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48、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9、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0、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1、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2、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3、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5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古代爱国的古诗句2

  1、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8、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0、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1、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2、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3、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14、*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6、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8、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19、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0、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21、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2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23、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24、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25、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2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27、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8、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29、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1、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32、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3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4、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3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37、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9、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40、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1、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4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45、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46、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47、若顺*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4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49、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5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51、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52、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53、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5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55、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56、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5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59、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60、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61、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62、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63、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64、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6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古代爱国的古诗句3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7)

——古代爱国名言警句3篇

古代爱国名言警句1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班固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9.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0.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宋·陆游

  11.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宋·陆游

  12.一寸赤心惟报国。——宋·陆游《江北庄取米》

  1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乃翁。——宋·陆游《示儿》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1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2.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清)

  23.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郢州序》

  24.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7.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过 (汉)

  31.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8)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七篇)

同学们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实例,当我们欣赏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很多感慨,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1

他的名字烙在人民心里,他的功勋祖国永远铭记。他是祖国土地的守护者,他是保卫人们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

2018年10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最终一个雷场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及战友艾良发现一颗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弹体,这时,杜富国命令艾良:“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细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拨开泥土时,“轰”的一声,弹体爆了,而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两三米外的艾良,正是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战友艾良仅受了皮外伤。可杜富国自我呢,防弹衣被撕成碎片,全身血肉模糊。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抢救才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关心战友如何。杜富国用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说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的脊梁。”而杜富国正是这样的英雄,从小家到大家,从自我到超我,他无私地坚守着岗位,完成了肩上背负的使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完成最终一个扫雷作业后,战友们手拉手趟过雷场,完成土地的交接仪式。能够杜富国再也无法与战友们一齐执行任务,无法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它勉励着战友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杜富国站上《感动*》的颁奖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感动的,掌声传遍舞台。扫过雷的雷场变成了农田,撒上种子,结出果实。这样的男儿,顶起*的一片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安心。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应当向英雄奉献自我的敬意。英雄们用血泪换来的安全、繁盛,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人把信仰放在利益上头,把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实现超我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类英雄,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去做人类英雄,但我们应当尊敬人类英雄。

致敬扫雷英雄——杜富国!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2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明白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党课,值得广大党员和*公职人员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观看张富清先进的纪录片中,张富清家中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我想这一辈的人都经历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异常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此刻,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对党的忠诚。张富清对党有着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自我的小家从不研究家庭得失、个人得失,率先垂范,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他的“舍小为大”是千万.....人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甘于*淡。张富清转业之后,把自我在部队里的军功奖章全部锁了起来,不向团体提出过困难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义务。他说:“我是一名...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的...员,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员,在他的心里,他早已将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过分点说,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早已经死过一回了,此刻的他是完完全全为了党在活,为需要*家而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和*的年代,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出生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我们体会不到吃不饱、穿不暖、没瓦遮头的痛苦,是革命前辈给了我们这么完美的此刻,在这么多诱惑的此刻,我们更应当时时警醒自我,严以律己、提高党性品德修养,乐于奉献,进取投身于*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3

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事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回顾张富清同志的一生,在战争时代,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退伍之后,坚定信念,秉承着...员的初心,把自我送到祖国最需要自我的地方,他从不炫耀自我的成就,而是把一切都当做是一名...员应当做的事。这是一名...员带着自我的赤诚之心为党和国家在奋斗,为新*、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

风风雨雨艰苦奋斗一生,却把所有的战绩都归功于自我的党员身份,正因为对入党宣誓的执念,对自我初心的坚守,才会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不俗的成就,奉献自我的青春和力量。英雄不忘初心,坚定自我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条战火硝烟、铺满荆棘的道路,也要用自我的身体挡住这些困难,只因为时刻记得自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才会为之而奋斗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也要本着职责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自我的工作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用...人的初心和信仰力量做坚强的后盾。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4

一个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近日,*决定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员”称号。老英雄张富清在部队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到地方深藏功名、为民造福。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向英雄张富清学习,从先进榜样中寻找奋斗方向、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前行力量。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淡泊名利、心中有党,始终坚持“忠诚之心”。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战功赫赫,退役转业后却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凡的生活,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此刻人们面前。进入新时代,老英雄冲锋在前、敢于牺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更加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仅有树立这种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信仰,永葆...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才能永远坚守...人的精神高地,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人。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无私忘我、深藏功名,始终坚持“奉献之心”。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我。张富清老人建设时期本有机会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而他却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县这片以往毫无关联的偏远山区。他先后在*、三胡区、卯洞公社、建设银行等岗位工作过,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张富清生动诠释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奉献情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对新形势、新矛盾,我们需要像张富清老英雄一样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奉献之心”,要常思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把职业当事业,把职责当己任,把爱岗敬业落实到工作中、体此刻行动上,在实干中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终坚持“担当之心”。“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他的读书标记,更是他的精彩人生写照。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需要像张富清老人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切实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一生的梦想而付诸实践,主动作为、勇于奉献、勤恳务实、开拓创新,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多想实招、多办实事,把应负的职责扛起来,把本职工作做出色。应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应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应对失误敢于承担职责,立志做忠诚、干净、担当之人。

岁月流逝、初心不改,英雄浩气、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绝对忠诚的坚定信仰和对事业无限负责的奋进担当,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示新作为,用实干续写新时代“英雄故事”。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5

“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从来没有他自我和家人”,张富清的儿子就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听得出他对父亲有些丝丝的“抱怨”,但当他了解到其父隐藏了60多年的英雄事迹后,他说:“我此刻明白了,父亲是在向党报恩”。

张富清,虽已是95岁的高龄,但始终牢记当年在部队里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一辈子都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员的初心和党性。从戎,他多次勇当突击队员,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转业,他放弃了回原籍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去湖北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任职,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齐家,他身居陋室但不觉清贫,锁住组织给的降压药,坚决不与大儿子分享,确保粒粒“专药专用”,克勤克俭,公私分明;修身,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在思想政治上与*一致,身患眼疾,不愿多花公家一分钱,使用最便宜的人工晶体,截肢后坚决不用轮椅,靠着假肢再次站立,意志顽强,行有力量。

我认为,张富清同志不仅仅是过去战争岁月的突击英雄,更是贴合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标准的先进模范,是我们每一位...员共同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像他一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心怀人民,坚定梦想信念。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恪尽职守,带头真抓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虽身处和*年代,但国际形势严峻,竞争日益激烈,想实现身上的使命并不简便,我们需要在这“无声硝烟”的“战争”中,继续学习和发扬张富清同志的突击队精神,勇向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啃前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立足岗位,奋发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始终清正廉洁,坚持纯洁本色。我们要明白一厘一毫,皆民脂民膏;一丝一粒,皆我之名节。...人仅有公正克己,不贪不腐,一心为公,才能使民心稳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不给人民心添堵,不给组织找麻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6

近日,经过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老一辈...人坚守的那一份初心,让我感动不已,数次落泪。他身上的这些可贵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传承*精神。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精神的传承,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唯有精神上到达必须的高度,这个人才能在应对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宣传*精神。不断学习先进事迹,向社会、向身边人宣传*精神,感染每一个人,让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每一个人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让这种精神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坚定梦想信念。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为崇高的梦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并深深的感动着我。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仅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服务群众,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砺炼高尚情操。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并深深的感动着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人的正气。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群众做实事。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勇于担当负责。从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坚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奉献精神,并深深的感动着我。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坎坷与挫折时,要向张富清榜英雄学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评判自我的荣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工作成绩,检验自我人生的奋斗价值,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最新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篇7

一声到,是一句承诺;一声到,是一次重塑;一声到,是一场冲锋。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告别军旅,本色不改。95岁的老党员、老英雄张富清用*凡中的坚守践行着一名...员、*军人的初心誓言。

一声到,祖国需要我必到。24岁时,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时,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的需要”就是最有力的号召。党员干部要时刻准备着,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将“我的梦”对接“*梦”,勇往直前。

一声到,党的召唤我必到。从“我志愿加入.....”到“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哪里去”再到“勇于从自我开刀,才能开展好工作”,党有需要,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时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作为党员,永葆梦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自觉与党同心同德、同行同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真正做到热爱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一声到,急难险重我必到。无论顺境逆境,他淡然处之,将英雄沧桑过往的记忆深藏,昭示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应对新困难、新情景、新挑战,党员干部要向老英雄、老党员张富清同志看齐。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在壮阔的*道路上,接续奋斗,续写“一声到,终生到;祖国需要,我必到”的爱国奉献、矢志不渝新篇章。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3篇(扩展9)

——中国爱国古代诗句

中国爱国古代诗句1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6、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2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6、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0、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4、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6、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3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3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39、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4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4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4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44、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6、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8、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5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51、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52、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53、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54、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55、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6、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57、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58、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5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0、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61、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6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63、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64、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5、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66、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7、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68、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69、若顺*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70、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71、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72、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7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74、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7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76、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77、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7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80、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8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82、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83、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8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85、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86、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87、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88、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89、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90、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91、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92、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93、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94、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95、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9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97、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9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99、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00、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101、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02、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103、天意眷我中兴,*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04、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05、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06、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107、*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08、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09、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10、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11、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1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113、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14、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115、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16、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117、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18、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119、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20、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推荐访问:爱国 作文 事迹 古代爱国事迹作文3篇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1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