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整改报告> 正文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报告【优秀范文】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2-08-27 10: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报告【优秀范文】

 

 楼德镇农村“三资” 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资金、 资产、 资源(简称农村“三资” )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 热点问题。近年来, 我们按照市委“双代管” 要求, 立足经管职能, 以“三资” 管理为抓手, 抓源头、 治根本, 深入开展“强基工程”, 抓住了 经管工作的主要矛盾, 促进了 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一、 农村“三资” 管理的基本情况 农村“三资” 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 资产和农村土地资源。

 截止 2011 年 12 月 底, 全镇村集体资金总额达471 万元, 固定资产总额达 446 万元, 农村集体土地 7.42 万亩, 其中耕地 6.59 万亩, 林地 0.35 万亩。

 农村“三资” 管理模式主要以村级财务委托代理为主, 目 前全镇 36 个村都已经实现委托代理。

 为切实加强农村“三资” 管理,我们主要做了 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 一)

 创新机制, 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 为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 从源头上、 制度上堵塞漏洞, 2004 年, 我镇出台了 《关于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楼发[2004]31 号)

 和《关于印发<关于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楼发[2004]32 号), 在农村

 财务“双代管” 和会计制度“四制改革” 的基础上, 全镇 36个村全面推行了 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

 为规范完善代理中心运行机制。

 2007 年我镇下发了《关于实行楼德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章统一管理的通知》。

 并且实行票据统一领用、核查、 销号、 归档制度, 规范了 村级财务票据管理, 更加便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推进了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进程。

 ( 二)

 拓宽范围, 全面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2009 年农业部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 下发以来, 我镇在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账目 管理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力度, 探索改革监管手段, 进一步拓展监管内容, 将由单纯的资金和账目 管理向资产资源监管转变。

  1、 构建监管服务平台。

 2010 年 9 月 份开始, 我镇在原来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上基础上扩展 “三资” 管理服务职能, 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调配充实人员 , 加强办公场所和设施建设, 统一安装了“农友三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农村建账、 凭证输入、 记账、 生成报表和资产、 资源台帐、财务公开、 财务监控、 审核等财务管理流程均可自 动实现,规范了 我镇农村财务核算, 提高了 农村“三资” 管理水平。随着三资监管的逐步推进, 村级开通查询站点后, 村级也可通过该系统, 对所录入的村级财务数据随时随地查询, 使得

 农村财务更加公开。

 目 前, 全镇所有村核算单位财务数据均已进入新系统进行财务核算。

 2、 摸清底数。

 2012 年 3 月 份, 镇下发了 《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意见》( 楼政发〔 2012〕 19号), 各村按照要求, 出台相关工作方案, 成立专门工作组,及时进行“三资” 清产核资工作, 摸清了 村级家底, 理顺了债务关系, 及时挂账、 核销往年陈账呆账, 确保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和账账相符, 输入微机管理。

 目 前, 全镇一半以上村已顺利完成 “三资” 清理登记工作。

 如东王庄从 2012 年3 月 20 日 至 3 月 27 日 , 集中对各村村集体“三资” 进行清理登记、 物资核对和丈量核实, 并逐村签订协议移交委托。全镇共清理资金

 万元, 无长、 短款现象, 清理债权 1241.1万元, 清理债务

  万元, 清理存货

 万元, 清理长期投资 万元, 清理固定资产 万元, 核实集体资源

 处, 计 亩, 清理经济合同

  份, 基本摸清了 农村“三资” 的所有家底。

 3、 加强对村报账员 的管理和培训。

 2007 年我镇下 发了 《楼德镇村级报账员 管 理规定》( 〔2007〕 18 号)

 明确了 报账员 职责、 聘任、 工资待遇、 监督处罚及奖励, 统分地调动了 报账员 的积极性。

 同时, 我们在积极参加市农经办的培训基础上, 每月 的十五日 , 还有重点地进行一些案件介绍和相关业务的培训。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投入不足。

 一是领导认识不足。

 个别乡 镇、 村对“三资”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认识不清。

 二是代理中心力量配备不足。

 代理中心人员 少、 队伍不稳定、 专业不对口 、 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难以有效发挥工作指导及监督职能。

 三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大部分乡镇电脑及打印机严重老化, 配置过低, 系统软件不能正常运转, 严重影响了 工作效率, 有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一是个别乡 镇执行资金代管制度不严, 资金由村干部保管, 坐收坐支, 长期不向代理中心会计报账, 村财务变成了 家财政。

 二是账务处理不及时, 账务处理脱节, 有账实不符、 “账外账” 的现象。

 三是账簿设置不齐全, 未按规定设账, 或总账与明细账不符。四是村级大额支出审批程序不到位, 财务开支随意性较大。五是原始凭证不规范, 白条收支现象严重; 六是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未及时分类、 归档保存。

 3、 农村财务监督乏力。

 一是民主理财监督不到位。

 村民主理财小组在村级支出的审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 从调查情况看, 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存在干部指定替代民主选举产生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的现象,甚至有的理财章在支部书记或村财务人员 手中, 民主理财形同虚设。

 二是乡 镇代理中心监管乏力。

 三是农经部门审计监管职能弱化。

 特别是在处理农村财务审计结果执行上, 缺乏

 强制手段, 造成农村财务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 村级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

 公开不及时, 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问题公开少, 公开的内容不全、 不真实, 导致群众不清楚、 不明白、 有意见, 引 发上访。

 5、 农村财务人员 队伍素质偏低。

 三、 对策建议 ( 一)

 加强领导,强力推动。

 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工作量大, 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充实代理中心人员 , 加强硬件建设, 保障工作经费, 加快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一批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示范点, 并将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工作情况纳入乡 、 村干部岗 位目 标责任考核, 推动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 民主化的发展轨道。

 ( 二)

 严格落实“委托代理” 制, 进一步规范管理。

 要抓重点, 把好收入关, 把资金代理好, 杜绝村级“账外账”;把好支出关, 严控村级乱开支。

 对收入不报账, 乱开乱支的除了 要追究会计人员 的责任外, 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特别对村主要干部经手现金的, 要进行专项治理, 从严处罚。

  ( 三)

 提高民主理财、 财务公开水平, 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 从源头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

 ( 四)

 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 不断提高人员 队伍素质。

 ( 五)

 创新机制, 强化“三资” 管理责任追究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和其他有关规定, 借鉴外地经验做法, 由经管办牵头, 联合县纪委、 组织部、 监察局、 审计局、 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违反村集体资金、资产、 资源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对贪污、 挪用、 侵占集体资金, 擅自处置集体资产、 资源等侵害群众利益的, 严肃查处, 构成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推荐访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报告 优秀 农村集体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