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前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供大家参考。
前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杆体 摄像机立杆原则采取独立立杆。
立杆采用专用镀锌管, 下底部的管径≥350mm, 上部管径≥150mm, 管壁厚度≥6mm。
立杆时做灌筑基础, 基础深度≥800mm。
立杆高度 6 米-8 米(也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总体不能低于上述标准, 高度不包括避雷系统), 电杆可承受 40米/秒的风速。
使用年限达 50 年。
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安全性和便于对电杆上设备的维护。(基本式样如下)图片仅供参考 室外摄像机离地高度不少于 4. 5 米, 室内摄像机离地高度不少于2. 5 米, 设备箱离地高度不少于 3. 5 米。
前端设备具备接地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电阻≤4Ω 。
机箱中应能放置光端机、 电源等设备, 机箱具备防风、 防雨、 防破坏等功能。
机箱应设置门磁开关、 振动探测器等,防止非法开启箱门。
采取底部进线, 出入线口, 加防水密封圈。
机箱
和立杆统一接地接地电阻≤4Ω 。
杆体的设计基准不少于 50 年。
杆体所用钢材, 宜采用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 20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Q345 低合金结构钢, 其质量必须符合 GB/T700-2006. 防腐质量应符合GB/T9790-1988, 焊接质量应符合 GB/T1591-1994 和 GB/T985-2008 的相关要求, 喷涂质量应符合 GB/T6739-2006。
杆体装好摄像机后在≤6级风时不晃动, 摄像机的输出图像不抖动。
杆体必须加装避雷针和避雷设备, 有较粗金属线接地, 地线埋深为 1. 5-2 米。
立杆、 基础设计 立杆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 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 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 因此立杆由变径钢管制成。
1、 监控杆基本要求 (1)
杆体的设计基准期应为 50 年。
(2)
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建设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 7 度设计。
(3)
杆体所承受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的相关规定执行。
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监控杆基本设计风压应按 50 年一遇的风压 0. 50kPa 考虑。
(4)
杆体所用的钢材, 宜采用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 20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 Q345 低合金结构钢,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 《碳素 结 构 钢 》 ( GB/T700-2006 )
和 《 低 合 金 高 强 度 结 构 钢 》
(GB/T1591-1994)
的相关要求。
(5)
前端设备安装紧固螺栓宜采用 C 级螺栓, 性能等级为 4. 8级及以上。
(6)
地脚锚栓宜采用 Q235 钢或 Q345 钢。
(7)
杆体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杆应一次性焊接成型, 中间不得出现杆驳接(底板、 横臂除外), 杆形流畅美观, 采用自动氩气保护焊接成型或自动埋弧焊接成形, 焊缝均匀, 焊缝宽度约为 4~6mm, 融透深度不小于 3/4 板厚,焊接表面光滑, 无堆焊、 无气孔、 无咬边, 无影响强度的裂纹、 夹渣、焊瘤、 毛刺、 漏焊、 烧穿及褶皱现象, 底板法兰盘与主杆间采用上下两条焊缝的焊接方式, 焊缝均匀饱满。
2)
角焊缝连接时构件端部的焊缝宜采用围焊, 所有围焊的转角处必须连续施焊, 焊条宜采用 E43。
3)
焊接质量应符合《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T1591-1994)
及《气焊、 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条缝破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 985-2008)
的相关要求。
(8)
杆体防腐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腐质量应符合《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GB/T9790-1988)、《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 GB/T 36011-1989 )
和 《 热 喷 涂 金 属 件 表 面 预 处 理 通 则 》(GB/T11373-1989)
的相关要求。
2)
构件热镀锌之前必须进行酸洗除锈处理。
3)
镀件厚度小于 5mm 时, 镀锌厚度不小于 65µm; 镀件厚度大于或等于 5mm 时, 镀锌厚度不小于 80µm; 镀锌厚度偏差应小于 10µm,表面无发黑、 粗糙、 流痕、 锌粒、 锌渣现象。
4)
外表面宜采用室外耐候性纯聚酯粉末, 经高压静电喷涂, 塑层平均厚度在 70µm 以上。
杆体表面颜色一致、 光滑、 无微粒、 无桔皮现象。
5 )
喷 涂 质 量 应 符 合 《 涂 层 附 着 力 的 测 定 法 拉 开 法 》(GB/T5210—2006)
和《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6739-2006)
的相关要求。
(9)
杆体外形设计应采用简洁、 流畅的线条, 做到美观大方,具有现代感; 杆体颜色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一般采用浅灰色。
(10)
杆上配电门设计应合理, 杆的地线穿孔大小应合适, 且在穿孔处需要有额外的加固措施。
2、 监控杆选型要求 (1)
应根据监控要求及现场实际环境, 选择适当规格的监控杆。
(2)
同一个广场、 同一条道路或者同一个区域应安装同一类型杆体。
特殊情况下应按监视的范围及避免摄像机被遮挡的原则选用合适杆体。
(3)
在广场、 十字路口、 人口密集区等监控范围较大的场所宜采用 6m 或 8m 高的杆。
横臂的长度宜大于 80cm, 以减少死角范围。
(4)
人行道宜采用 3. 5m 或 4m 高的杆。
(5)
利用原有灯杆(包括其它可利用的的杆)
安装前端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原有灯杆应基本符合 4. 2. 1. 1 要求。
2)
一般情况下不宜选择水泥灯杆安装前端设备。
3)
不得采用安装在突出路面混凝土块上的灯杆。
4)
金属灯杆基础牢固度、 承重、 防风以及抗震等各方面能达到相同规格的指标要求时, 经合理改造, 可用来安装摄像机和设备箱等前端监控设备。
5)
杆体基础必须无松动, 杆体本身 必须无锈蚀, 灯杆底部管径
必须不小于 250mm, 壁厚必须不小于 4mm。
6)
施工前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杆体进行检测计算。
7)
应少伸横臂或尽量采用短臂, 设备箱宜就低放置或置于地面;如需要在灯杆上开孔引线, 口径应小于 50mm, 并应作好后续焊接工作。
(6)
挂墙安装横杆时, 横杆长度宜为 0. 6m, 0. 9m, 1. 2m 及 1. 5m。
3、 监控杆安装要求 (1)
监控杆一般采用天然基础, 基础应落在坚实土层上, 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00kPa。
持力层以下如有软弱土层或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宜采用基础底人工施打松木桩。
施打松木桩后夯实底土再做基础, 基础开挖后应回填不少于 200mm 厚的砂石, 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设计要求。
(2)
监控杆地脚锚栓采用不小于 40mmx4mm 镀锌扁钢互焊连通,并引出与接地体焊接。
(3)
基坑回填土应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不大于 200mm, 压实系数不小于 0. 92。
( 4 )
基础 混 凝土 强 度 应达到 C20 等 级 或 以 上, 宜 选用HPB235(Φ) , HRB335(Φ) 级钢筋; 必须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后才可以安装上部杆件。
(5)
主杆与横臂的连接应采用螺栓固定。
(6)
杆体上所有预留出线孔的开口上部应做防水倒角。
(7)
各线缆出线口要保证光滑, 以防线缆刮伤; 线缆安装后应用胶垫封闭, 防止进水。
(8)
各突槽线孔未使用时应加盖盖板, 上下两端用螺栓固定。
(9)
不便立杆的场所, 可考虑挂墙安装, 但以下位置不宜挂墙安装:
1)
不稳固, 年久失修的墙壁上。
2)
装饰用外墙、 栏杆等非承重墙上。
3)
作为临时设施的围墙上。
4)
可能会影响市容市貌的位置。
5)
其他不宜挂墙的特殊位置。
推荐访问:前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