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我做志愿者(2022年),供大家参考。
10.我做志愿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
通过奥林匹克志愿者的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 首都、 官方语言、 货币等知识。
2、 情感:
吸引学生探求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 从中体验到学习不同地域文化的乐趣。
3、 能力:
在地图上查找一些国家,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和要了解的一些国家的国旗图案。
2、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美国、 韩国、 朝鲜、 英国、 巴西和我国等有关地理位置、 首都、 语言、 货币等方面的知识。
3、 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搜集和整理有关国家的国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图文音像资料, 如果能够准备相应国家的地图则更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 教师:
同学们, 今天上课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一位近来在影艺圈比较活跃的人物, 她就是---曹颖。
曹颖不仅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节目主持人, 还是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明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被当选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2、 质疑:
什么是志愿者? 从事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需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曹颖的奥运宣言:
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全国人民相信我、 支持我, 让我有幸成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
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特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 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志愿者们奉献的是时间、 精力、 技术和才华, 更重要的是, 他们认为:
人生成功的意义不在于能得到什么, 而在于回报社会什么。
志愿者还被称为是奥运会的桥梁,尤其是参加“迎接奥运----2008 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信, 广大的志愿者一定会高举志愿服务的旗帜, 大力弘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的志愿精神。
在“新北京、 新奥运”的宏伟实践中做出新贡献, 展示新风采。
3、 教师引导:
同学们, 听了奥运志愿者的宣言, 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4、 教师小结:
同学们, 北京申奥成功, 这是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褒奖, 是对中国体育大国地位的肯定, 也是国际社会对在中国这一人类文明古国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期待, 不负这一期待, 做一个合格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大国公民, 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每位国民的肩上, 现在, 全国上下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北京, 办好新奥运” 的活动中, 都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项工作贡献力量。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都是祖国的小主人, 都应该成为 2008 年北京奥运的小小志愿者, 那么, 我们
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负担起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责任呢?
(二)认知课文
1、 一位刚刚从美国回国的北京女孩---王雪, 在谈及北京生活的感受时, 经常会用稚嫩的童声说:
“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我要成为一名志愿者), 话语中充满了对奥运的向往和对志愿者的崇敬。
2、 学生阅读课文“我要成为一名志愿者”。
3、 思考: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含意是什么?
(三)交流感悟
教师引导:
同学们, 在王雪同学的提示下, 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
1、 小组交流:
我想这样迎奥运。
2、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小结:
同学们, 你们精彩的发言, 充分体现了你们向往2008 北京奥运以及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的决心, 你们的想法和做法也表达了亿万中国儿童共同的心愿。
同学们,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瞩目的体育盛会, 奥运会所倡导的体育就是和平, 它不分种族和民族, 不分地区和国家, 不分大小和强弱, 使人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 它那“更快、 更高、 更强” 的奥运精神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下面, 就让我们走进我们身边的一些国家, 去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 首都、 官方语言、 货币等方面的知识吧。
(四)学生活动(A)
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国旗图案, 指导学生认一认, 这些国家分
别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并重点说出中国国旗的深刻含义。
2、 教师引导:
课前, 同学们都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 上网等方式收集了这些国家的相关知识, 下面就请大家汇报一下。
3、 学生分小组汇报收集的资料, 同组间同学互相补充。
4、 提示汇报的方法:
先说明本组查找的是哪个国家的资料, 再说出国旗的特征, 然后分别结合图片说出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 首都、官方语言、 货币等知识, 如果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还可以补充。
5、 学生汇报的, 师生讨论评选出。
(五)学生活动(B)
1、 那么, 作为东道主, 你想怎样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呢?
2、 请同学们为 2008 年奥运会的各国参赛健儿设计一句欢迎辞或者祝福的话语。
(六)总结谈话
同学们, 举办奥运会, 是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的舞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 热情好客, 为了切实当好东道主,北京正为北京的天更蓝、 水更清、 草更绿、 人更文明而全力以赴。
我们坚信:
2008 年的北京, 奥运圣火将更加明亮, 最后, 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对全世界的人们说:
“Welcome to Beijing。” (欢迎到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
进一步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2、 情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多种文化的积极性, 并从中体验到学习不同地域文化的乐趣,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民独特的文化习俗。
3、 能力:
能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培养收集、 整理、 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前要收集美国、 澳大利亚、 日本、 韩国等一些国家的资料, 如地理位置、 习俗习惯、 历史概况、 奥运趣闻等方面的知识。
2、 准备颁奖活动所需的材料、 奖章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中的几张图片, 你能认出这几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些国家的风景名胜吗?
2、 分别指定同学回答:
图 1----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 图 2---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图 3----日本的富士山; 图 4---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3、 小结:
同学们, 这些都是一些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们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国家, 去领略一下令人神往的异国风情吧。
教师过渡:
同学们,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搞一个“奥运志愿者” 比赛吧。
(二)学生活动(A)----走近澳大利亚
1、 先阅读课文, 看看左小军同学为我们准备的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
2、 同学们, 左小军的资料让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首都、 面积、 人口、 语言、 历史概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你有没有找到更有趣的资料?
3、 指定学生汇报, 如:
(1)澳洲是个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2)澳大利亚人兴趣广泛, 喜欢体育运动。
(3)澳大利亚法定的节假日很多。
(4)悉尼歌剧院以其奇特景观闻名于世, 已成为澳大利亚文化建设的标志。
4、 小结过渡:
同学们, 说到悉尼, 就让老师想起了一个与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有关的奥运趣闻。
5、 请学生讲奥运趣闻---《奥运村---世界最大的厨房》
小结过渡:
作为奥运志愿者, 我们必须要了解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世界各国运动员的饮食需要, 下面就请大家来品尝一下一些同学为朝鲜运动员准备的丰盛的大餐。
(三)学生活动(B)---丰盛的朝鲜大餐 1、 学生分别介绍:
朝鲜的美味----泡菜
朝鲜的传统食品----冷面 2、 小结: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 东临日本海。
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 朝鲜的待客食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饺子汤、 烤牛
肉、 冷面等是待客的传统食品, 另外, 狗肉汤、 打糕、 凉粉、 生拌牛百叶、 生拌鱼等也是朝鲜人常常用来待客的传统食品, 朝鲜人的饭菜以米饭、 泡菜、 酱为主、 菜肴味道清淡鲜辣, 异国他乡的客人品尝后总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朝鲜还素有“礼仪之国” 的称号, 朝鲜人十分重视礼仪道德的培养, 尊老敬长是朝鲜民族恪守的传统礼仪, 请同学模仿朝鲜人向大家施礼。
过渡:
世界上像朝鲜这样注重礼仪的国家, 还有很多, 比如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 韩国等, 这些国家或与我国国土相邻、 山水相依,或隔海相望。
我国与他们都有贸易往来, 长期以来, 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 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
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
3、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从报刊、 杂志、 广播、 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
(四)学生活动(C)---超级大国---美国 1、 国家简介 2、 风俗简介。
3、 经济巨头 (五)评比活动 1 刚才, 我们听了很多同学的资料汇报, 看出来大家准备得非常充分,资料整理得也很完整和全面, 人人都能被称为合格的志愿者, 当然,有些同学的志愿行为尤为突出, 下面, 我们就来进行“最合格的奥运志愿者” 的评选活动。
2、 出示文中杨雪梅同学设计的评分表, 请同学们谈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同学们按评分表给每一个“参赛志愿者” 打分, 选出你认为“最合格的奥运志愿者”。
4、 为获奖同学颁发“最合格的奥运志愿者” 奖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
了解世界不同文化风俗的差异。
2、 情感:
培养学生对国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使学生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进一步增强爱国意识。
3、 能力:
正确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 并尝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准备:
1、 英国人崇拜狗的风俗的由来。
2、 趣味故事《韩国的狗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狗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动物, 它们十分忠诚, 不嫌贫爱富, 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是人类的好帮手, 好朋友, 你们知道吗, 世界各国关于狗的趣闻还真有不少呢!不信, 我们就一起去一些国家了解一番吧。
(二)学生活动---狗的趣闻 1、 英国人崇拜狗的风俗的由来 2、 小结:
英国人不仅喜欢谈论狗, 而且有把狗视为“神圣动物”、“忠诚伴侣” 的习俗, 因此他们特别反感杀狗和吃狗肉, 而韩国人对狗的态度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3、 趣味故事《韩国的狗文化》
4、 学生阅读课文《奥运众健儿,“口味” 大不同---从韩国人喜食狗肉引起的争议谈起》。
5、 你是如何看待这争议的? 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过渡:
食用狗肉本是韩国人的饮食习惯, 却遭到了来自欧美各国的批判, 据有关报道, 现在, 走在首尔的街头, 几乎很难再看到狗肉馆了, 经过几番折腾, 不吃狗肉还真在首尔演变了时尚, 要知道, 这座城市里生活着这个国家近一半的人口, 现在很多首尔人不吃狗肉了, 看来, 压力之下, 韩国人食狗肉的饮食习惯真的有所改变了。
(三)交流讨论 1、 请大家举一两个例子说明不同国家或地区人民之间文化习俗的差异。
2、 也谈食马肉。
3、 印度的手抓饭。
4、 如果你接待一个来自伊斯兰国家的运动员, 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我做志愿者》 这一课的开头和结尾均涉及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有关内容, 而且第 9 课也谈到了奥运会, 所以很可能容易给人以误解,认为第 10 课“我做志愿者” 的主线肯定是奥运会。
其实, 奥运会在本课中仅仅是一个线索, 而非主线。
第 10 课的主线依然与前几课相同, 意在介绍世界一些国家的概况、 风土人情, 其重心仍然体现了第三单元的主题: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
奥运志愿者这一线索仅仅起到将课文中介绍的若干国家串联起来的作用。
如果围绕奥运会大做文章,则会陷入本末倒置的泥沼之中。
在本课的设计中, 注意到了这一点, 而且, 把知识点的容量进行了比较恰当的控制。
对于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 文化习俗等内容, 需要学生有所了解, 但更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 允许他们在所探究的国家数量上、 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区别。
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文化习俗进行客观评价, 取得科学认识。
对于不同的文化, 能够通过了解, 产生理解, 最终达到互相沟通交流的水平。
最后, 设计中还出现了多样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 这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