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委绩效-向省纪检委专题汇报材料定稿(全文),供大家参考。
党委绩效-向省纪检委专题汇报材料定稿
向省纪检委专题汇报材料
尊敬的省纪委各位领导、 曹书记: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
刚才王矿长向各位领导汇报了常村矿开展内部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源头防腐工作的进展情况, 下面我将常村矿党委近几年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常村煤矿党委通过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内部市场改革中, 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机制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途径, 形成了一些机制防腐的新方法,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 确立建设廉洁型企业的工作目标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依法经营、廉洁经营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
作为企业党组织, 我们不仅担负着党的建设的重任, 同时还肩负着企业发展的使命。
进入“十一五” 以来, 我矿在潞安集团能化大集团战略和国际化新潞安战略的指引下, 实现了快速发展, 原煤产量由 622 万吨提升到 650 万吨, 销售收入由 15. 2 亿元增加到 20 亿元, 利润由 3. 6 亿元增长到 5 亿元。
但是, 企业在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过程中, 也面临着很多风险, 其中腐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威胁着我们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 威胁着矿区的稳定与和谐。
在这样的形势下, 矿党政从企业科学发展、 健康发展的 1 高度出发, 确立了 建设廉洁型企业的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廉洁型企业, 我们一是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教育广大党员、 干部、 员工充分认识到腐败问题对企业发展, 对干部成长, 对矿区稳定的危害性, 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复杂性、 艰巨性、 长期性, 深刻理解建设廉洁型企业的必要性、 重要性, 增强建设廉洁型企业的自觉性、 主动性。
二是进行组织落实, 建立反腐倡廉领导组, 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部门各负其责, 纪委组织协调, 依靠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 各部门、 各单位和广大党员、 干部、 职工的积极作用。
三是进行任务落实,每年都要公开制定全年工作计划, 召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 对当年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进行部署, 逐月组织落实,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大力培育廉洁文化, 宣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的核心理念, 引导党员、 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 利益观, 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 进队组、 进岗位、 进社区、 进家庭” “五进”活动, 组织书法、 绘画、 格言、 警句、 摄影、 演讲、 漫画、 案例征集展览, 营造了 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和廉洁经营、 廉洁从业的舆论导向、 社会风尚。
二、 加强基础工作, 全面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体系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重点从教育、 制度、 监督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构建体系。
在教育方面, 我们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 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 以专题的形式, 针对干部、 党员和重点岗位、 经营部门管理 2 人员建立了有侧重点的反腐倡廉工作教育体系。
一是增强党性专题教育。
通过集体组织、 支部组织讲党课或开展各种有关党性主题的知识竞赛、 娱乐活动增强了 广大党员的使命感、 责任感, 保持了 党性的纯洁, 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教育。
帮助干部党员及时了解、 关心当前反腐倡廉的最新形势, 让每一个人都主动参与到反腐倡廉工作中来, 提高反腐的积极性、 主动性。三是政策法规专题教育。
我们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 省委、 公司有关文件, 及时传达精神, 并且要求每次学习都要结合本职工作写出学习心得, 并随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使他们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四是警示性专题教育。
让干部党员直接接触大量活生生的案例, 通过生动的前车之鉴对干部党员产生巨大的震慑力, 使他们不敢腐败。
五是党纪政纪专题教育。
帮助干部党员深刻理解党纪政纪规定, 清楚腐化堕落的后果。
通过开展专题教育, 将廉政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作风教育及法律法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 牢记理想, 牢记责任, 牢记形象,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在制度方面, 我们一是健全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
责任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制度保证, 我们结合本矿实际, 不断健全完善反腐倡廉责任制, 从上到下层层签订《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书》 , 2007 年, 签订责任书 122 份, 明确了 反腐倡廉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落实了 反腐倡廉工作责任。
二是针对人、 财、 物等生产经营的重要业务,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投资、 招投标、 物资采购、 产品销售、
3 合同管理和工程管理等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下发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 制定了《常村煤矿招投标管理制度》 、 《常村煤矿合同管理制度》 、 《常村煤矿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细则》 、 《工资管理制度》 等管理制度, 规范了 经营行为, 堵塞了管理漏洞。
三是严把干部选拔、 考核关。
我们始终把干部选拔与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不断建立、 完善我矿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先后制定下发了 《常村煤矿科队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条例》 、 《常村煤矿后备干部管理规定》 等文件, 规范了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建立了 完善的干部考核制度, 明确了干部考核标准, 按照“德、 能、 勤、 绩、 廉” 五个方面认真考核, 从年度考核变为季度考核。
其中, 干部业绩考核占 40%, 群众考核占 20%, 领导评价占 20%, 部门互评占 20%, 另外, 干部的日常考核结果也作为每个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
同时, 某些重要岗位还实行了公开招聘, 干的好的提拔重用, 干的不称职的予以淘汰, 充分做到了 能上能下, 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我矿更新队队长、 职工食堂餐饮中心经理公开应聘上岗后, 更新队和食堂餐饮中心迅速改观。
更新队由一个规模和影响都很小的队组变成了一个管理水平居于全矿前列的 6S 管理创新点, 现在已经成为全公司更新行业的发展模式; 餐饮中心在全面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运营了全新的管理机制, 现场环境、 管理水平大幅改观, 受到了 职工的普遍好评。
四是规范用权, 坚持集体决策。
我们结合矿井生产实际,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 健全了 党委议事规则、 矿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明确了 重大决策的范围和内容, 在重要干部任免、
4 重大项目安排、 大额资金使用上, 做到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民主决策, 规范了 权力运用程序。
在监督方面, 一是加大了 对人权、 物权、 财权运行情况的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 损害职工群众利益。
针对工程建设、 材料设备采购、 产品销售、 招投标等容易出问题的领域, 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小组, 扎实开展了 自查工作, 杜绝了商业贿赂案件在我矿的发生; 坚持实行月度企务公开制度, 保证了 企业事务运作的透明度, 将职工最关心的工资、 奖金问题完全展示在了职工面前。
2007 年度仅合同业务监督一项, 就为企业节约资金 47. 35 万元,有效抑制了 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是加大了群众监督的力度, 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 设立征
集意见箱, 定期听取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措施, 及时地发现了 许多隐藏的问题并迅速得到了解决。
采纳实施了 不少合理化建议, 推动了我矿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 实行多种形式的民主评议, 达到了促进工作效率, 提高透明度,巩固监督检查的成果。
三是加大了组织监督的力度, 完善述职述廉制度, 实行定期综合检查和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监督机制, 每年都要对材料、 工资、 经费进行专项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发现案源及时查办。
四是加强了 效能监察工作。
围绕效能监察,我们抓了经营指标的完成, 突出抓了 公司规定的三个效能监察项目:
招标及收费罚没款、对 2005、 2006 年开展的财务管理、 工资分配、 产品销售、 物资采购、 自有资金、 工程管理等效能监察项目进行回头看以及内部市场化运行情况。
同时, 我们还抓好了 四项自立项目:
矿队务公开管理情况、 矿煤质管 5 理情况、 矿快速定量装车系统改造项目、 新型锚杆支护推广情况。
自 2005 年开展效能监察以来, 三年共立项 22 个, 挽回和避免损失1599. 67 万元, 增加效益 4881. 64 万元, 提出建议 67 条, 堵塞漏洞 109 个, 有效地挤压了腐败现象产生的空间, 促进了我矿效益的增长。
反腐倡廉工作体系的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矿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开展, 依靠制度的强制约束和机制的有效运行, 各级干部都养成了 靠制度办事的好习惯, 确保了我矿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突出重点, 狠抓干部廉洁自律
我们狠抓了干部的廉洁自律, 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 省国资委, 历次会议对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 并结合本矿实际, 完善了 有关制度, 抓住了反腐倡廉的重点, 从根本上促进了 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第一, 贯彻中央、 省国资委有关从业规范。
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从不同的侧重点狠抓了贯彻执行。
针对矿处级领导, 我们紧紧围绕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大形势, 根据企业实际安排矿处级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和自学, 以便正确领会、 贯彻、 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大局观念, 从思想上、 行动上自觉拒绝腐败, 并时刻将防腐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针对中层干部, 我们重点贯彻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等文件、 条例, 执行了清理个人超面积住房、 投资入股小煤矿自查自纠等政策, 有效防止了 中层干部的职务腐败。
6
第二, 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
我们严格执行了潞安集团公司廉洁经营、 廉洁自律 30条、 《潞安集团关于禁止领导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的通知》 、 禁止领导干部大操大办等制度, 对我矿的干部作风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促进了广大干部廉洁自律习惯的养成。
仅以我矿实行“禁酒令” 以来为例, 我矿领导干部的形象得到了 显著提升, 办事效率迅速提高, 同时为我矿节约了 大量经费, 2008 年元月的酒水开支与 2007 年同期相比节约了 2 万余元。
第三, 结合本矿实际,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针对本矿实际, 结合公司的有关准则、 条例建立健全了 一系列制度。
我们建立了 大事申报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 廉政测评工作, 完善了 《潞安集团公司常村煤矿管理人员廉洁从业守则》 ; 完善了 重点岗
位、 重要人员廉洁从业谈话制度、 科队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并坚持预防为主, 关口前移,及时对新任科队级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向他们提出“一岗双职” 和廉洁自律的要求; 坚持做好一年一度的领导干部作风工作大检查, 每季度还在基层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 以便了解科队级干部队伍领导作风状况和动向,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 实行内部市场化改革, 建立企业源头防腐新机制
我矿从 2006 年 9 月开始, 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 按市场机制配置内部生产经营资源,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 工序之间、 流程之间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积极性的同时, 建立起了 企业源头防腐的新机制, 为构筑廉洁型企业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一、 落实内部市场主体的经营责任, 实现全员自主监督机制 7 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监督。
市场化改革之前, 企业内部干部职工吃大锅饭的思想没有根本性改变, 基层队组只是生产单位, 职工关心的只是工资收入, 不关心单位的经营状况, 没有监督经营的主动性, 腐败现象在缺乏监督的条件下极易产生。
实行内部市场化改革以来, 我们把树立新的经营理念与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全矿干部职工中灌输“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的理念。
每个基层单位都成了 “干自己的活, 挣自己的钱” 的“经营实体” ; 同时, 在设备、 配件选择上实现了 “买方市场” , 队组有了 选择权、 决定权。
对于作为经营者的队组和职工等“经营实体” 来说, 任何腐败行为都是在增加本单位的经营成本, 减少自己的经营收益, 会对其切身利益造成看得见、 摸得着的损害, 于是全员都会自觉监督腐败行为, 形成了全员经营、 全员监督的机制, 大大弱化了 腐败现象产生的条件。
第二、 建立内部结算体系, 形成了 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
“暗箱操作” 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实行内部市场化之后, 我们对各种材料、 用工、 配件、 修理费等费用全部进行明码标价, 建立了 价格体系和一整套公开透明的结算运作流程。
针对采掘生产队组, 二线辅助单位, 物资、 配件供应, 机械修理、 加工, 机关科室等不同单位制定了 相应的价格体系和结算体系。
比如机械修理、 加工, 综采车间、 机修公司等单位修复好设备后要等待队组等使用单位来“购买” , 队组则根据自身效益最大化原则, 权衡购买新的设备还是“购买” 设备的修复, 双方完全是一种公开透明的市场关系, 综采车间、 机修公司“卖出” 了 多少设备的修理, 得到了多少“收入” 完全 8 是处在公平买卖的前提下, 腐败现象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
第三、 实行管理流程再造, 形成了 权...
推荐访问:党委绩效-向省纪检委专题汇报材料定稿 纪检委 定稿 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