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遵义乡村旅游发展论坛交流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2010· 中国遵义乡村旅游发展论坛交流发言材料 遵义市旅游局 (20 10年 9月 16日)
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
下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 我就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一、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多年来,遵义市委、 市政府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的重点工作来抓, 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 目前, 遵义乡村旅游点有 150 0余处。
20 09年接待游客 39 1. 6万人次, 综合收入 13.5亿元, 今年 1- 8月 , 接待游客 257 .3万人次, 综合收入 9 .4亿元。
从业人员 2.5万人。
1、 乡村旅游发展的类型。
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观光娱乐型。
占60% ; 二是集观光、 娱乐、 休闲、 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 占40 % 。
2、 主要做法 (1)
党政主导。
遵义市委、 市政府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每年对下级政府的工作考核。
桐梓、凤冈、 绥阳、 湄潭等部分县先后出台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措施。
(2)
发挥优势。
一是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发展。
桐梓县以重庆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外向型乡村避暑度假旅游。
二是依托中心城市发展。
汇川区、 红花岗区、 遵义县、 绥阳县等以中心城区市场发展城郊
型乡村旅游。
三是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发展。
赤水市、 仁怀市、 习水县、遵义县、 绥阳县等部分乡村旅游依托重点景区。
(3)
突出特色。
中心城郊乡村旅游利用农耕文化、 农家生活场景、 果树山塘等吸引游客; 赤水河沿线县(市)
在竹、 水、 酒上做文章; 遵义县利用乌江特产、 文化名人、 乡村景致、 温泉等; 绥阳县利用温泉、 田园风光、 诗乡文化; 湄潭、 凤冈、 余庆突出茶文化; 务川突出仡佬民族风情。
各县区(市)
都把推进“四在农家”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紧密结合。
(4 )
规模发展。
全市乡村旅游接待点平均每年新增 100户以上。床位数新增 10 00张以上。
桐梓县针对重庆发展乡村避暑度假旅游由起步初期一家农户接待几个人发展到多的可接待数十人、 上百人。
汇川区董公寺镇农家乐数十家, 重点支持有特色有规模的 20余家, 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 使其规模化、 特色化、 规范化发展。
(5)
投资多元。
由农户家庭单一投资经营向复合投资、 股份经营发展。
汇川区董公寺镇、 红花岗区勤乐村、 遵义县乌江镇、 新蒲新区新舟镇、 湄潭县桃花江、 风冈茶海之心、 仁怀苗山人家、 赤水市大同镇、 两河口乡等地乡村旅游发展, 在经营模式和投资渠道上推进多元发展, 大量吸纳市场资金和人才。
(6)
复合推进。
从起步阶段依托农舍发展农家乐到整合资源,充分依托田园风光、 森林、 溶洞、 山塘水库、 现代畜牧业、 科技经济林、 历史人文景观、 古镇等方面发展。
游客从到农家乐单纯打牌娱乐向农业观光、 农事体验、 休闲度假等方向发展。
(7 )
规划引领。
为规范乡村旅游发展, 全市各地推进规划编制。部分县、 区(市)
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8)
提升标准。
我市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指导乡村旅游
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先后有 8个乡村旅游点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提升了乡村旅游发展标准, 发挥了示范效应。
(9 )
规范管理。
加强对无证经营、 无序竞争、 欺客、 宰客、 伪劣商品、 计量违法等行为的监管力度。
各地成立乡村旅游协会, 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10)
借鉴经验。
我市各地先后组织干部、 农民到重庆、 成都、云南、 江浙等地学习考察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11)
加强培训。
一是领导干部培训; 二是农民旅游知识、 礼仪、服务技能培训; 三是食品、 消防、 事故应急等安全培训。
(12)
强化营销。
一是开拓重庆市场, 大力推进外向型乡村避暑度假旅游发展; 二是各县、 区(市)
每年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三是部分县建立乡村旅游网站; 四是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宣传推介。
(13)
奖励推动。
市政府每年对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和建设乡村旅馆成绩突出的县、 区(市)
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部分县、区(市)
对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套设施经费给予奖励扶持。
二、 存在的问题 1. 各级政策扶持还需加强。
2. 规划不适应发展速度。
3. 扩大规模受土地政策限制。
4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5. 开发粗放, 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6. 人才缺乏, 低水平运作。
7 . 总体服务质量还需提高。
8.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还需加强。
9 . 环境保护需进一步强化。
三、 下步工作思路 1. 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
2. 加快规划工作。
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 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3. 注重“五个结合”, 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二是与城镇化发展结合。
三是与建设工业大项目结合。
四是与农村党建工作相结合; 五是与扶贫工程相结合。
4 . 实施乡村旅游精品战略。
利用我市的资源、 区位和市场优势,实施乡村旅游精品战略, 形成多层次产品结构。
5. 推进乡村和景区旅游整合。
加快重点景区建设, 拉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6. 推进乡村旅游体制创新。
7 、 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完善休闲服务功能, 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8. 加强标准化建设管理。
9 、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10.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
11. 加强调度和考核考评。
12.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常态化管理。
13. 加强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遵义乡村旅游发展论坛交流发言材料 遵义 乡村 发言